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>国内>正文

榕树贷款:贫穷的本质不是懒惰 金融科技为摆脱贫困创造机会

2019/10/17 16:45:14 来源:城市在线

“又穷又懒,又懒又穷”,我们习惯上将穷和懒等同看待,把两者视为紧密相连的裙带关系。但很少有人真正能说清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,到底谁是罪魁祸首?

近日,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,为这一答案带来了一种有意思的解释。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位致力减轻全球贫困研究的经济学者,他们分别是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·班纳吉(Abhijit Banerjee)、法国出生的埃斯特·迪弗洛(Esther Duflo)和美国学者迈克尔·克雷默(Michael Kremer)。其中,阿比吉特·班纳吉和埃斯特·迪弗洛既是工作同事,还是夫妻拍档。

贫穷的本质不是懒惰

两位夫妻档学者对减轻贫困的重要贡献,是合写了一本名为《贫穷的本质: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》的惊世之作。这本书颠覆了传统认知,两位学者以实证研究、田野试验等创新方法深刻阐释了贫穷的本质,两人也正是因为“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”而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。

不迷信于懒惰等对穷人的刻板印象,两位学者通过实证探究贫困的根源,发现处在贫穷状态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、弱点以及理性的层面上,实则差别不大。

区别在于,贫困的境遇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,造成许多小错误,并产生恶性循环,比如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没有退休计划,不识字于是无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险产品等。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费、小障碍和小错误,在穷人的生活中可能成为关键问题。

两位研究者认为,要摆脱贫穷并不容易,但只要抱着“万事皆有可能”的态度,和一点儿援助(一条信息、一点儿推动),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。

在颁奖见面会上,埃斯特·迪弗洛以在印度进行公共卫生研究的实例,证明如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,得出研究结论。

她表示,在印度进行疫苗研究的过程中,自己曾经困惑,为什么在疫苗能够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前提下,穷人的接种率只有5%左右。是因为疫苗价格的原因,还是因为别的原因?

通过和当地村落的沟通,她后来发现,疫苗成本已经有效降低,但穷人仍不接种,往往是因为忙于其他事情,不觉得接种疫苗是个紧急的事情。随后,她挑选了120个村落进行随机对照试验。

其中随机挑选部分村落,完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,部分村落采取极少量的干预措施进行推动,部分村落干预措施强度更大。后来结果发现,只需要极少量干预,村落疫苗接种率就能获得明显提高,而强度略大的村落接种率能够达到37%。

对于普通人来说,是否接种疫苗也许并不会觉得怎么样,因为身边其他大多数人都接种过了,但是,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的研究发现,对于穷人群体而言,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,为家人的未来提供保障,需要拥有更多的技能和更强的意志力,承担更多的义务。

金融科技改变贫困

减轻贫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。导致贫困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的双重因素,在极度贫困的地区,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大,如资源匮乏,信息闭塞,就业机会少等。对于这些地区的人群,即使起早贪黑,勤劳忙碌,也不一定能摆脱贫穷的宿命,很可能越忙越穷。而还有一类人群,原本经济不富裕,再因为教育、疾病等费用的增加,收入来源有限,进而生活陷入贫困。

“穷和懒”不互为因果。减轻贫困需要贫困户的努力,还需要政府部门、企业、社会各界人士的帮扶,更需要有效的扶贫方式和有力的扶贫工具。

在中国的扶贫攻坚战中,金融科技是改善贫困的一大利器。榕树贷款表示,在金融科技蓬勃兴盛的这些年里,我们深切感受到移动支付、互联网理财等带来的时代变革,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个人财富的累积,切实看到了更多个体、中小微企业等获得了金融服务和金融资源。更重要的是,金融科技让金融从“输血”变成了“造血”,让贫困地区和人口找到了自身的红细胞。

经济学者的学术突破,和金融科技的实践证明,都印证了只要通过有效的手段,贫困的改善往往是突飞猛进的。

金融信贷智选平台榕树贷款运用智网AI技术,对接个人和金融机构,让金融信贷资源输送至更广更适合的人群,促进了金融资源向长尾用户等金融资源弱势群体倾斜,为改善贫困做出了不懈努力。

据悉,智网AI技术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全方位多维度刻画用户,综合评估用户的额度需求、用款时间、还款能力、还款意愿等信息,秒速完成产品匹配,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信贷解决方案,满足全网用户多样的贷款需求,让有合理贷款需求的用户可以在榕树贷款得到授信,最终实现“普惠金融”。

改善贫困,科技扬善。榕树贷款创新技术,向弱势群体倾斜信贷资源的同时,建立正向激励机制,帮助弱势群体重视信用价值,让守信者获得更多的帮助,从“根”上拨出贫困。